一个用心雕刻的“拙工”——访砚雕名家徐少为 作者:《攀枝花日报》记者刘浩
砚雕名家徐少为,为攀枝花苴却砚文化的发展和传播,为中国民族品牌中国德石的打造作出了杰出贡献,为此《攀枝花日报》于2010年12月28日专门指派本报知名记者刘浩先生,专题采访徐少为大师,并作专题报道。本文被攀枝花旅游网,攀枝花公众信息网,中国德石网等多家媒体平台装载。
一个用心雕刻的“拙工”
——访砚雕名家徐少为
砚雕是一门精细活,心灵手巧可以说是从业的基础。可在攀枝花就有这么一位自诩为“拙工”的雕刻者,在他心里,雕刻艺术的发展是一个从“拙”到“精”在回到“拙”的过程。他以拙自谦,更以拙自勉;他注重石德,更崇尚仁德;“笨手用心雕刻,同样巧夺天工,古人云,勤能补拙”是他信奉的至理名言。他就是拙工德石文化中心的“首席拙工”徐少为。
▲大智若愚,大巧为拙
徐少为,号“拙工”,皈依字“常为”,法号“十外”;在苴却砚这个行当里,他算是一名新兵。尽管从事石艺研究20余年,但真正开始苴却砚专业创作却是在2004年。2008年,怀揣理想的徐少为创办了拙工德石文化中心,开始了艰难而执着的创业之路。
“为了取这个名字,我跑遍了全国各地的许多名砚和奇石产地。”徐少为回忆,“作为苴却砚领域的新人,创业之初,我即不能高调,也不能太低调,最后我在‘拙政园’内得到启发,选择了一个‘拙’字。”
在徐少为看来,雕刻艺术,特别是像苴却砚这种新兴砚种的发展,首先是一个从小到大,从拙到精的过程,“勤能补拙,用心雕刻”是徐少为在这一阶段的基本发展思想,他认为“笨手用心雕刻,同样巧夺天工。”用心,是徐少为贯穿于雕刻过程中最重要的理念。所谓用心,一是指工作态度,再则要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,这样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。
“但是,艺无止境,每一门产业,尤其是艺术产业发展到一定过程之后,必定会返璞归真。”徐少为认为,这就是苴却砚产业和文化下一步发展的方向,一个从精到拙的过程。
▲“自天子以至庶人,一是皆以修身为本”
“自天子以至庶人,一是皆以修身为本。”徐少为很喜欢孔子的这句话,他认为从事雕刻艺术,本身就是一个提升自身修养的过程。因此,在雕刻创作过程中,他注重发现和展示石材的“石德”,进而在磨砺中提升自身的“仁德”。
“除了‘拙’字以外,德石文化中心名字也是几经考虑才最终确定。”徐少为说,“你看别的从事苴却砚制作和销售的企业吧,名字大凡都是斋﹑苑﹑堂、馆之类,但是我们要打造的是苴却砚的文化,所以,我把这里取名为文化中心。”
其实,“德石”这两个字也是有考究的。所谓“德石”就是“有德的石头。”徐少为认为,能流芳百世的圣人都是有德之人;而值得人们收藏、创作、倾注精力的石头所具备的价值就在于“石德”。因此,发现“石德”打造“石德”就成了徐少为的主要工作。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在单纯的从事苴却砚的创作和经营,他在做的是把苴却砚的“石德”更好的发扬光大。
一个有趣的事情是,徐少为在收徒和聘用工人的时候,要求往往很严格,但他注重的不是学历和专业,而是一个人的品德。“有德之石必须要有德之人来发现和创作,如果一个人自身修养都不好,用什么去发现石德?”
▲致力于苴却砚文化普及
在徐少为的店子里,琳琅满目的砚台,摆件让人目不暇接,因为空间有限,许多珍贵的艺术品随意的放在地上。但是,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面,他还专门开设了一个小砚台和微型砚台的专柜。
微型砚制作成本较高,而售价却很低,愿意专门制作并拿出专柜来摆放销售的并不多。“我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苴却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普及。”徐少为说,“尽管这两年加大了对苴却砚和苴却行业的宣传,让很大一部分人知晓了苴却砚的存在,但是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砚台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。”
“做文化不是做给某一个人,也不是做给某一部分人。”徐少为举了一个例子,在江苏宜兴,家家户户都能拿出一副紫砂壶的茶具,这就是紫砂壶之乡文化推广和传承的结果。“我即做价格昂贵的大型砚台和摆件,但我同时也做小砚台,小饰品,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。”徐少为说,“我的目标就是要让攀枝花人家家户户都能拥有自己的苴却砚,让攀枝花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并参与传播苴却文化。”
▲“心有多大,舞台就有多大;思想有多远,路就有多远”
“立足苴却砚,放眼全中国的‘德石。”最终打造面向全世界的“中国德石”。对于今后的发展,徐少为是有“野心”的。“我要用5到10年的时间,把“德石”打造成艺术界的驰名商标。”中国苴却砚是攀枝花对外的名片,将来,“中国德石”就是中国面对世界的名片。
徐少为敢于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创业,能在接下来的金融危机中屹立不倒,能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顽强生存,已经体现了他的卓尔不凡。“用心雕刻,传播文化;多赚口碑少赚钱;注重石德,更崇尚仁德”,这一系列的理念和坚持,让他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“心有多大,舞台就有多大;思想有多远,路就有多远。”徐少为坚信,在他和攀枝花所有苴却砚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,在全市上下的共同推动下,攀枝花的苴却砚文化产业,以及他的“德石”品牌,一定成为石艺界的“西泠印社”。
----本文转载《攀枝花日报》2010.12.28 作者 本报记者:刘浩